特朗普與香港

 

2016-03-07-1457372468-7442274-trump-thumb
Image Source: Huffingtonpost 

美國總統大選是近日不少外國媒體的焦點。原因其實也不難理解:由商業大亨及電視名人轉戰政界的特朗普 (Donald J. Trump )「意外」地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大熱門,其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言論往往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財富》 (Fortune) 雜誌最近一篇報導就引用了電視媒體分析學者 Andrew Tyndall 的研究結果指出有關 Trump 的報導時間 (coverage time ),在 CBS 、 ABC 、 NBC 等傳統新聞節目中獨佔鰲頭。在 2015 年時,三個電視台合共以 327 分鐘去報導 Trump 的新聞;同期, Jeb Bush 與 Ben Carson 各佔 57 分鐘, Marco Rubio 佔 22 分鐘, Ted Cruz 則只有 21 分鐘。單看此點,也許已經理解為何 Trump 的支持度會遙遙領先,即使報導未必全屬正面(甚至不少為負面),但其肯定於民眾心中印象最為深刻。

不過,支持度高卻不見得受黨內及媒體歡迎。其出位言論(包括各式極端保守的政策,帶濃厚宗教歧視成分的言論,搖擺不定的政策論述與理念等),都備受抨擊。奇怪的是這些抨擊似乎並未減低人們對他的支持度。而媒體最初亦只視 Trump 為「小丑」的角色,並沒有認真的看待其參選。Huffington Post 更曾表示只會在娛樂版報導 Trump 。到後來其支持度高企而多個共和黨建制心儀的候選人相繼退選,不少媒體與評論才漸漸開始擔憂,但似乎為時已晚了。

Donald Trump 的強勢似乎已是無可挽回,共和黨卻依然未能團結抗衡。儘管如此,美國的媒體已迅速的反思其崛起的意義與危機。

繼續閱讀 特朗普與香港

《岡仁波齊》觀後感 - 生活的宗教

s4116c31a_14fd178a2d8__7efd
圖片來源: http://www.gewara.com/wala/94053944

 

一個人或民族的信仰能有多深刻虔誠?對宗教不太感興趣,傾向為無神論者的我,看畢《岡仁波齊》後,也不得不對西藏人的宗教觀肅然起敬。而有趣的是導演張揚亦稱自己為無神論者,但他拍攝這部電影的角度,似乎準確的抓住了西藏宗教的神髓。

《岡》以十一位非專業演員飾演西藏小村中的村民,其中一人 (名為尼瑪)說要帶同好友前往拉薩與神山岡仁波齊朝聖。親朋戚友聞之紛紛希望一同前往,到最後一行十一人出發,踏上二千多公里的朝聖之路。朝聖,是徒步由家出發,每八至十步一磕頭跪拜的旅程。電影以半紀實半虛構的方式拍攝,展現出朝聖路上各種困難與際遇。導演說劇本是邊拍邊發展出來,並綜合了他自己過往遇上無數的朝聖隊伍的故事合編而成。所以儘管電影並非紀錄片,卻是集合無數真實故事而成。觀眾看上去彷如紀錄片,可見導演在選材以至拍攝、剪接方面皆極強調真實性。

磕頭跪拜,是雙手於頭頂合什,再於胸前合什,腰前合什,此期間同時一步步往前走,然後全身往前趴於地上,五體投地時雙手於頭頂在合什,然後起來重覆整個動作。二千多公里的路途,不論風吹雨打下雪曝曬,又或是在公路、山路、泥路,皆以同樣的動作前進。這種艱辛接近是苦行的地步,難以以筆墨去描寫。電影則能很有感染力地呈現,這種對自然與天地的敬畏。

朝聖路途遙遠,因此事前的準備也必須周全。一行十一人不分男女老少,皆花費不少功夫準備所需,同時於路上分擔不同的工作:搭帳篷、取柴取水等等。電影開首的一段拍攝這些西藏人民的生活,與朝聖之旅形式平行:朝聖的旅途,雖然艱苦但也其實是他們日常生活的延展。當他們的生活環境與自然如此貼近,宗教亦因此於生活中佔很重的部份。這並非一種以莊嚴的空間來盛載的宗教,而是一種浸淫於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

既然這是一種生活的宗教,生老病死的主題自是必然要觸及的。朝聖者一路上遇上新生命的誕生、年輕者病倒、車禍、受落石擊傷,甚至是長者抵達神山後因病去世,種種意外都不阻朝聖者的決心。他們或許會因故必須停下來,又或要以較緩慢的速度前進,然而他們從不放棄。朝聖,其實就是更虔誠地面對生活的各種變幻。

導演在映後與觀眾見面對談,亦不下一次提到日常生活在此次創作中的重要性。他先花三個月與這些演員生活,更深入了解他們後才開始拍攝。起先演員們都多是做回自己,不過隨著拍攝工作展開,以及經歷長時間的朝聖,演繹了各種朝聖者的故事後,到後來他們更大程度成為了戲中的角色。也許是因為長時間的拍攝(前後約一年),以及對朝聖故事的投入,使得這部非紀錄片看起來更像是紀錄片。「創作」與「紀實」的界線因此模糊起來,然而電影的「真實性」卻大大提高。在此導演張揚的處理應記一功。因為我們也許也看過太多「不真實的紀錄片」,也看過很多真人真事改編的劇情片。然而,《岡》片卻是集多個真人真事而成的一個故事。在取捨故事與敘事方法上,導演的處理使觀眾能完全投入於電影的真實之中。這種投入,帶來了觀眾對於「宗教」的一種深思。

可以說,西藏的宗教儘管充滿著神秘色彩,但透過《岡》我看到的,是其對自然、天地之不可測而形成的謙卑。當生活的各種必需品皆取諸天地時,他們那二千多公里的磕頭,對象更像是向天地萬物而非神明。許是如此,與其說他們的宗教融於生活,不如說是生活作為宗教。惟有虔誠地對待生活,方能悠然處於天地變幻當中。

是以,即使無神論者如我,看著朝聖者一步一步地走,以全身去膜拜天地時,不禁有一種敬畏與羞愧。活在城市的我們都過於自負,以為生活就是享受自然被征服的成果;當我們脫去城市的外衣時,人立於天地之間其實是如此渺小。

( 1443 字)

《沒有人的文明》觀後感

 

0x97c6ae02ad5be7f04adc3a962d02aa2c
圖片來源:http://www.austrianfilms.com/film/irgendwann

《沒有人的文明》的英文名字為 Homo Sapiens ,即「人類」。然而整部電影卻不見人影不聞人聲 --全片只見人的痕跡。《沒》作為紀錄片,但看去來更像是預言片 : 預言一個沒有人的世界會是怎樣。

繼續閱讀 《沒有人的文明》觀後感

《都靈老馬》觀後感

都靈老馬

貝拉塔爾的《都靈老馬》是其最後一部電影作品。這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邀請到他來講一節大師班的確是難得,而我亦有幸買到門票一睹大師風采。

《都靈老馬》的靈感來源自哲學家尼采的一個傳說:尼采於晚年進入瘋狂狀態前,於都靈街頭看見一匹老馬不願行走而被馬車夫鞭打,他便上前阻止並抱著老馬痛哭大叫:「我受難受苦的兄弟啊!」便昏倒在地上,其後即進入瘋狂。貝拉塔爾於早年在學聽到這段故事後,不禁的提出一個問題:那匹老馬後來怎樣了?如此問題一直懸著,直到貝拉塔爾找到了合適的時機,拍下《都靈老馬》回應這個問題。

繼續閱讀 《都靈老馬》觀後感

練習簿:《天》

sky_fin

「穹,蒼蒼,天也。春為蒼天。夏為昊天。秋為旻天。冬為上天。」 - 《爾雅・釋天》

「天,豫司兗冀以舌腹言之。天,顯也,在上高顯也。青徐以舌頭言之。天,垣也,垣然高而遠也。春曰蒼天,陽氣始發,色蒼蒼也。夏曰昊天,其氣布散皓皓也。秋曰旻天。旻,閔也,物就枯落,可閔傷也。冬曰上天,其氣上騰,與地絕也。故《月令》曰:「天氣上騰,地氣下降。」《易》謂之乾。乾,健也。健行不息也。又謂之元。元,懸也,如懸物在上也。」 - 《釋名・釋天》

《奼紫嫣紅開遍》觀後隨想

看畢《奼紫嫣紅開遍》,白先勇的創作與自身的故事的確很好看。
 
作為擁有那麼特殊的身份的人,他的歷史意識,以及對國與身份的意識的確很強烈。不過這些種種全都與「人」有關。我想這是為什麼白先勇的文學有如此吸引力的原因。我小時候沒有讀太多他的作品,看畢這電影就後悔了。只看電影的引文,也看得出來他寫的時候是如斯著重「人」的情感變化。以尋常不過的對話,指示出豐富的意涵。
 
也許現在的我去讀才合適吧?

「病態教育」

Maths
圖片截自 Topick  的Facebook 截圖

日前經濟日報的 “Topick 話題” 有一報導,題為《考起碩士生的小一數學題 毛孟靜:病態教育》 。看了標題,會以為是什麼深奧的題目。點擊進去一看,其實只是簡單的推理題,題目本身到底是小學練習,抑或是小學奧林匹克數學練習在此無從稽考,不過實際上即使不是奧數的題目,小學四五年級也應有能力解答之。毛議員的批評,似乎有點斷章取義立場先行。不過,她口中所說的「病態教育」正正反映在這一種心態之上。

這種心態在於,要學生答對答案比起要學生思考更重要。這種題目是否真的很深?它要求解答者有的,只是對加減數的認識,以及基本的推理能力。它困難在於需要把兩者同時應用而已。然而,這種題目卻是最能使學生覺得有趣,又或最需要動用腦袋去思考的題目。它的目的不在於「操練」而是引發學生的思考,以及以邏輯推理的能力去解答。操練是要讓學生對相似的題目感到熟悉,而能夠「不加思索」地解答;引發學生思考,卻強調學生能夠面對各種奇怪的問題也能思考如何解決。

香港教育的「病態」在於,我們期望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能夠「有創意」,但是當給予學生這類題目的時候,又會指責題目太深,「考起碩士生」。香港教育的「病態」在於,我們竟然期望教育制度能夠讓學生不用經過思考就能夠有解決困難的能力,能夠不用思考就能訓練出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還記得小時候對於這種數學難題更感興趣。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們不沉悶。它們需要動腦筋;雖然不是每一次都能想得到答案,但是那種趣味,並非課本中的死板題目可比。

功課與教育

早前在《時代週刊》中看到一篇文章,論述為什麼父母不應迫小孩做功課 - 至少,不應在小學及幼稚園時這樣做。文中引述了美國一份綜合自 1987 至 2003 年有關功課的各種研究,總結出這種功課與成績,及在不同年齡層的學生的「correlation」。

無疑這其實是一種「呀媽係女人」的道理。做功課當然對成績有影響,而兩者也就一定有相互的關係。然而,年紀越少,這種正面相互的關係就越弱。這其實也是顯淺不過的道理:有哪個小孩會想一天做幾個小時的功課?小孩子活力充足,自然更希望能夠多遊玩一點。實際上,教育從來都不只是依靠功課。但為什麼在這裡,功課的重擔似乎有增無減呢?

繼續閱讀 功課與教育

《心之偵探》:假如福爾摩斯與華生活在今天 (含劇透)

FIN_PipeandGun_finished

數年前,BBC 的電視電影劇集《新世紀福爾摩斯》(下稱《新》)掀起了福爾摩斯熱潮。《新》劇把福爾摩斯帶來了當代處境,幾近完美地把原著搬到當代處境,並把案件的細節與當代科技融合。作為《福爾摩斯》(下稱《福》)迷當然看得很開心。不過忠於原著是一種呈現方式,另一種呈現卻是從原著中提問/提煉出其精神。林奕華的《心之偵探》(下稱《心》)則是後者。福爾摩斯迷要是想看原著定必大失所望;但是想從福爾摩斯中看出當代精神的,則會滿載而歸。《心之偵探》的英文名字 “This Is Not a Pipe and I am Not Sherlock Holmes” 已預告了這不是重現福爾摩斯;其副題《生命三部曲・第二部・哲學家》則告訴觀眾,這是一部由《福爾摩斯》啟發出來的哲學家作品。《孤獨即地獄》則暗示了,貫穿全劇的是「關係」。

繼續閱讀 《心之偵探》:假如福爾摩斯與華生活在今天 (含劇透)

AlphaGo 完勝人類?

AlphaGo 完勝人類了嗎?

AlphaGo 與圍棋大師李世乭的三場比賽我也有看直播(雖然沒有全程看足,但看了很大部份)。首場李世乭明顯地沒預料到 AlphaGo 會在短短數月間有如此的進步。去年十月的棋賽我沒看,但據棋評所指, AlphaGo 的棋法較為沉悶平實,是以李世乭按照一般棋手的看法來思考,幾個月間不可能有多大的進步,致使他在開賽前聲言能全勝。

事實是,AlphaGo 這類以神經網絡運算的人工智能,以大量的數據去「訓練」(這部份與統計學極有淵源),以電腦的運算能力,幾個月的時間相等於一般棋手以年計的經驗,能夠與頂尖棋手匹敵也很合理。

圍棋是一個有趣的遊戲。人與人之間的對奕,當中講求的不單是棋法熟與巧,更大程度卻是心理:每一著所代表的,並不只是在棋盤中的棋局與形勢的變化,更大程度卻是棋手的「心理狀態」。人與人對奕之所以好看或有趣,在於每一著也是代表著棋手這個人的一個符號,棋手從這些符號中猜度對手的心理狀態與思路,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徘徊游走,運用棋盤上的每一著極力使對手的理性與感性失衡。圍棋之美,在於它每一著不單關乎著棋盤上的「地區形勢」與「整個棋局」的平衡,也關乎著對奕者的心理狀態中的平衡。稍一失衡,過於理性而失去鬥志或過於感性而失去理智,都會使對奕者判斷失誤,而「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圍棋是一種純粹之至的 Mind Game。它充滿著政治,謀略,卻又不像政治那般充滿利益而泛濫著醜陋。

AlphaGo 卻是一台機器。機器的特點是其沒有感性的元素。它不會因為棋手出奇不意的一著而陷入苦思,想要解讀出「奇著」背後的涵意。每一步「奇著」對 AlphaGo 而言,就是一個 Data Point,一個 Decision Tree 中的 node。每一個 node 對它而言,是平等的。沒有情感的純粹理性,因此它不會犯錯。

然而,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會受情感所影響,而做出「錯誤」的決定。然而什麼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