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觀後感(一)

非常林奕華的《三國》的最後一幕中,舞台上只剩下飾演學生版司馬懿的女生與飾演老師/男人的男生以以下的幾句話為《三國》作結:

男人:沒有朋友,你不會寂寞嗎?

司馬懿:I am not here to make friends, I am here to learn to be successful.

還要不要拍畢業照?

男人:幫我拍一張。

司馬懿:好。

男人:你猜,她們會不會記得我?

司馬懿:Hatred is the shadow of love

男人:好了,各位同學,畢業了。希望你們可以得到真正的平安、滿足、快樂!

司馬懿:老師,記住我,你最後一個學期的最後一位學生,司馬懿。

男人:good luck girls

司馬懿:cheers.

其後,司馬懿把手中的酒杯放於桌上,離去。本來舞台上亮著的十二盞光管逐一熄滅,牆上投影著一種演員的各種表情的特寫,追光落在桌上的酒杯中,漸暗而完結。

《三國》的英文標題是「 what is Success? 」。

「成功」和「歷史」的關係有著緊密的關係。有說,歷史往往是由成功者所書寫的。也許因此,「成功」也代表了得到某種的話語權。為什麼要話語權?或許只是如上述一段那樣,想要「被記住」。

男與女在最後這一幕,分別展現了與一般刻板形象(stereotype) 相反的性格:男生顯了其柔的一面;女生則顯示了強的一面。但這種的顛覆卻又教人看了覺得有點滄涼的感覺。其滄涼在於,彷彿當中缺乏了愛。最後一幕中兩個人的互動之中帶了一點的張力,這種張力讓我們看到了兩個人的對話並不是交流而是各自說自話。一個渴望得到同學們的「記掛」或「在意」。那是出於愛與關懷;另一個卻渴望以「成功者」的身份被「記住」(在歷史之中)。一個陰柔一個陽剛,陰柔的是男人,陽剛的是女人。這不就是這個時代的某種寫照?即使整個父權社會文化不願明確承認,當代男性日趨陰柔,女性日趨陽剛的形勢的確越來越明顯。《三國》最後一幕讓我們看到了的,不單是這個現象,更是這個現象背後的意義:當男性不懂愛,女性不願愛的時候,我們的時代會變成怎樣?

《三國》表面談的,是「What is Success?」。值得留意的是「?」,這個標題提出的並非一個statement 而是一個問題。「什麼是成功?」是一個對於成功作為一種價值的提問。中國人看《三國演義》為謀略百科,當代華人以三國作為一種人際關係,或更準確的說工作關係的一種戰略參考。

然而,外國人在翻譯《三國演義》的時候,早就找到了華人沒有想到也沒有看到角度:"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 對,《三國演義》在外國人眼中是一種浪漫而非戰略或成功技倆的借鏡。浪漫是一種情感的氛圍,而且必須是借人際關係中的情感才得以形成的氛圍;戰略往往則要拋棄個人情感。華人一直從三國這段歷史或《三國演義》中看到的是要如何拋棄個人情感以「成就大業」;西方人看到的卻是在那個亂世之中,個人情感以致人際間的關係如何影響了歷史進程。文化的差異讓兩個文化的人看同樣的事有不同的角度;在香港出生,曾往台灣就學,回港後近距離接觸香港流行文化,又再轉戰文化戲劇,大受Pna Bausch 影響,更於英國旅居一段時間的林奕華,也許因此具有了兩/多個文化的觀看角度,創作出來的《三國》,借經典探討成功與個人情感的關係,折射出當代人,尤其是當代華人不願直視的一面。

我們現在都變成了司馬懿。追求成功,得到成功,卻沒有嘗試找到互相敬重的對手,沒有了朋友,也不在乎愛。只在乎當下中有沒有在歷史中「留名」,卻不知道,原來幾百年後,三國中最讓人記住的,不是司馬懿,而是敗在我們手下的孔明、曹操、劉備、孫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