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舞台:由文本到空間 後記

04-080-volksfeind-fff
Image source: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 Jan Pappelbaum

要了解 Jan Pappelbaum 的設計,實際上必須了解出身德國 Bauhaus 系統訓練的他,作為建築師,以至廣義而言的設計師,如何看待「設計」這件事。

在四天的研討會中,透過德英翻譯的溝通下,Jan 很詳盡地解說了他在 Schaubühne 裡二十年的工作,也講述了這二十年間他的設計如何演變。過程中,我留意到 Jan 很常以「solution」去談他的設計。以 Solution 而非 Design 去講述不同的舞台設計,背後暗示的就是每一個設計,其實都對應著它的 「problem」。這也許就是為何 Jan 的分享,對於身處不同文化背景脈絡的我們如此重要。

我所觀察到的是,不少參加者往往提出這種問題:「請問你的設計是否想表達某某概念」或「你選擇如此設計是否想表達某某意思」。他的回答往往會是,某設計出於實際或功能性的考量。驟眼看上似乎是問題碰到壁,但這也許是德國以及 Bauhaus 系統訓練下,與我們對於「設計」這回事的認知的差異。Bauhaus 其中一個重點精神,在於「Form Follows Function」,亦即設計的形式需要跟從其功能。不過到底一個設計的「功能」何在?而設計師又是否決定「功能」的人?

經歷四天研討會,我的理解是:(至少)在德國 Scahubühne 的系統中,導演、戲劇顧問( Dramaturg )等人才是決定戲劇在概念上的「功能」(亦即,戲劇內容所想表達的意念)的人;而設計師的工作,就是在設計上思考如何達到導演所想表達的「功能」。因此才會出現,參加者向設計師查問戲劇內容所表達的「意念」,而設計師只能回答以實際考量思考設計。

當然,為某個功能作設計,也可以是一種藝術。他透過決定以何種形式(Form) 呈現內容或配合功能。Jan 的分享清晰地展現了他的思路。他以 solution 去說自己的設計,應對的是一個 problem,Problem 後面就是一個「問題」(Question)。那個問題除了是實際考量外,當然也加入了 Jan 對於設計的概念的思考。但那個思考,與戲劇內容不同。他的工作,在於導演與dramaturg 給出了所想表達的戲劇內容後,思考如何在內融入自身對於戲劇、建築設計等的想法與理想,甚至乎回應一個更宏大的問題,即如他在第一天提及,歐洲劇場對於劇場空間的思考:如何以一個空間承載不同時代的戲劇形式。

他在設計上的理念,當然又要回歸到 Bauhaus 的哲學。一個完全的藝術品,融合設計與藝術理念,對物料特性的執著,以及以極為簡約但到位的設計,服務「功能」的同時,展現個人對於設計的理想。在此一點上,Jan 在過去二十年一直貫徹實驗,從他不同的 solution 中看到的,是一種對戲劇作為文明產物的無止境追求。如果說,身處香港的我們要追上去,首先很可能需要的,就是那種對於人類文明的宏觀意識。

書於 2018.08.10

作者

Ray Leung

跨界別觀察及分析者。視覺文化研究碩士。任藝術行政及自由工作。以寫分析評論為興趣。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