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親人,孰真孰假?- 談 Family Romance, LLC

電影:Werner Herzog 的 Family Romance LLC   

(早前於 MUBI 串流播放,已下架。)

YouTube: MUBI

在人的一生之中,總有那樣的時刻:我們希望某個親人在(假如他/她已逝世)或不在(因為各種恩怨)。在某些場合我們或會希望某人能代替親人出現。也就是說,正因為我們不能選擇親人,我們才會去幻想這些情景。

而在近來的社會環境中,這種想像也許更為盛行。當社會越趨兩極化,親人之間出現的矛盾又會增加。希望有一個出租的親人以應付某些場合也許也不為奇。但當真有如此的機會時,又會是怎樣呢?

繼續閱讀 「出租」親人,孰真孰假?- 談 Family Romance, LLC

再談《沉默》中的「信仰」

images-w1400
Image Source:  Mubi.com

人真正相信一件事情時,非常自然的反應是堅持自己所相信的事情。即使是遇上了壓迫,仍會盡所能堅持信念。《沉默》一片中,那些身處日本,備受壓迫的基督教信徒們,即使生活艱苦,即使只能在黑暗中用僅有的資源去堅守自己的信仰,依然沒有放棄。這樣的堅持,的確毫不容易。在一般的戲劇或電影故事裡,都會把這種堅持浪漫化。堅持理念被視為一種高尚的品格,面對強權的打壓而不屈,的確難能可貴。

然而,《沉默》並沒有完全的吹捧這種堅持。在其所塑造日本信徒的形象裡,是充滿各種荒誕與虛妄。他們追求「天所」(Paradiso),而來自葡萄牙的神父反問是否指「天國」 (Paradise); 嬰兒受洗後首先問的,是它是否已經能夠到「天所」。呈現在觀眾眼前的這種「信仰」,是充斥大量的幻想與虛妄。

面對這些虛妄與不實的信仰,兩位神父因不同的性格,有著不同的反應。一個比較具有耐性,更包容地去接納他們對教義的錯誤的理解;一個則比較急躁地指正,使得信徒感到有點尷尬。與此同時,這樣的情況亦考驗著兩位神父:他們因著環境的惡劣,也未必能堅定地相信神。只是,在信徒面前他們還是需要展現出一種權威。只是,為了實現他們的理想,讓基督教教義再度紮根日本,他們還是等保存性命,以求達到最大的影響。

繼續閱讀 再談《沉默》中的「信仰」

《情繫海邊之城》後感

《情繫海邊之城》 (Manchester by the Sea) 並不易看。它透過大量的插敘,使觀眾一直在疑問與思考,到底男主角為何對世界如此疏離,甚至帶點自我放逐之感。電影一開始大量男主角與工作對象的互動,呈現出一種極端的冷漠感。主角李(Lee Chandler,由 Casey Affleck 飾,並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是一名技工,助人通渠、收拾垃圾、剷雪等等。他似乎對人的互動異常冷漠 ( indifferent )。這種冷漠又被置於一個冰天雪地的美國小鎮中。枯燥、昏沉、灰調。但很快插敘中卻加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李,在漁船上與一個小孩一同釣魚,這個李,則是開朗幽默的。這種對比,使觀眾產生了疑問,而這些疑問,亦慢慢由故事不同的事件發展推進與過去的插敘。

冷漠源於自我放逐或封鎖。而封鎖的原因,也不外乎幾種:受到創傷,或是不願受傷。在電影中,我們看到的是兩個並置的時空:一個在李開始自我封鎖或放逐之後;另一個則是較年輕時,李和親人關係融洽之時。兩個時空交錯,織出了一個更完整的故事。

繼續閱讀 《情繫海邊之城》後感

《幸福北韓》觀後感:紀錄宣傳機器的美好想像與人性

1229532_intheraysofthesun_web
Image Source

《幸福北韓》由俄羅斯導演 Vitaly Mansky 執導;英文名字為 Under the Sun。如此名字,應源於北韓視金日成為「太陽」之故。(北韓的重要節日為「太陽節」,為紀念金日成誕辰日。)導演為了拍攝北韓人民之生活,表面首肯讓北韓政權選擇拍攝對象,實際上卻是為了拍一部關於極權的「宣傳機器」如何運作的紀錄片。一切取決於何時 「 Roll 機 」(開機拍攝)。在拍攝時提前錄影,冒著被抓的危險,把官員如何「導演」拍攝對象的行為與生活,造就了這部關於洗腦宣傳片如何誕生的紀錄片。

開場時,一聲「Go」,辛美( Zin-Mi )對著紅花「歌頌北韓」。然後,鏡頭一轉,以單調 (Monotonous )的鋼琴音帶領觀眾走到北韓-人跡稀少的街道,樸素的建築,一切都帶點慘白與荒涼之感。鏡頭引領我們進入辛美 一家。這家被指名的「模範家庭」,爸爸是製衣廠的經理,媽媽是荳奶廠的員工,辛美是頂尖小學的高材生。這是北韓方面的說法,導演卻以字幕(俄語,電影節發放英語翻譯之傳單以供觀眾參考)呈現出另一個事實:從辛美口中說的,爸爸是記者,媽媽則是餐廳員工。到底實情如何,我們怎樣也無法得知。然而實情於觀眾來說並非最重要,因為電影想呈現的就是這被塑造、被編排與綵排的「真實」背後所代表的另一個真實。整部電影可以看到各種被塑造出來的生活場景,也就是一個波將金社會 (Potemkin Society)的「實況」。波將金社會,是指整個虛構以達至瞞騙外人效果的社會。我們看這個虛構的北韓,卻同時也看到這種虛構中的現實。

片中其中一段,辛美一家被要求吃一頓尋常晚餐以供拍攝。這頓晚餐其實卻是一種北韓的美好想像--一切皆有劇本,辛美的父母拿著劇本毫無表情地研究;辛美則需說出泡菜的營養價值。在官員一再要求重拍下,那頓本來看起來非常豐盛的晚餐卻顯得異常荒誕。辛美一家以麻木的表情看著這頓豐富的晚餐,絲毫沒有喜悅之感。不斷重複的重拍看來可笑,然而他們面對豐富晚餐的無感卻是可悲,甚至是可怕。

《幸》的主要故事,圍繞著辛美加入了「兒童聯會」(Children’s Union)一事。這是進入北韓「體制」的重要途徑。大概可以視之為在北韓生活安定的保證。這可以想像,是很多北韓人希望得到的保障,然而辛美一家對此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感覺。這同時也是片中出現的北韓人共通的特點 -- 一種麻木的無感覺,彷彿一切都只是指令,一切都是機械式的進行。因此,《幸》中經常看到或聽到北韓官員要求被拍攝的人「表現得高興一點」。

高興與悲傷,是人的本性中兩個最重要的情感。我認為這是《幸》片有意無意呈現出的最重要議題。在極權的洗腦教育之下,最可怕的是人都變得麻木:一切正常人會感到的喜怒哀樂因為各種因素而被壓抑。本片只有兩次呈現出辛美感到傷心而落淚的情形,而這我留待觀眾如有機會看到電影時再去思考背後的意義。

《幸》給我們呈現的,也因此不單是北韓的宣傳機器如何運作,製造出波將金社會的手段如何;它呈現的是在這種狀態下的人與兒童的心理與精神狀態。我以前讀奧威爾的《1984》時也曾提過,極權政權對人的最大傷害,不是在於「思想」的控制使其無法「獨立思考」,而是在於使人的情感變得扭曲,使人與人的關係變得怪異與疏離。在北韓這個 《1984》的現實版中,我們看到了這種教人心寒的精神狀態:對所有事情麻木,無法把情感展現。在此我不禁好奇與思考,到底活在如此的社會環境下會是怎樣的感受?到底他們的腦海裡在思考著什麼?會否像奧威爾的小說中那樣?而如果是我去面對這種環境,又會怎樣?

(1360 字)

《岡仁波齊》觀後感 - 生活的宗教

s4116c31a_14fd178a2d8__7efd
圖片來源: http://www.gewara.com/wala/94053944

 

一個人或民族的信仰能有多深刻虔誠?對宗教不太感興趣,傾向為無神論者的我,看畢《岡仁波齊》後,也不得不對西藏人的宗教觀肅然起敬。而有趣的是導演張揚亦稱自己為無神論者,但他拍攝這部電影的角度,似乎準確的抓住了西藏宗教的神髓。

《岡》以十一位非專業演員飾演西藏小村中的村民,其中一人 (名為尼瑪)說要帶同好友前往拉薩與神山岡仁波齊朝聖。親朋戚友聞之紛紛希望一同前往,到最後一行十一人出發,踏上二千多公里的朝聖之路。朝聖,是徒步由家出發,每八至十步一磕頭跪拜的旅程。電影以半紀實半虛構的方式拍攝,展現出朝聖路上各種困難與際遇。導演說劇本是邊拍邊發展出來,並綜合了他自己過往遇上無數的朝聖隊伍的故事合編而成。所以儘管電影並非紀錄片,卻是集合無數真實故事而成。觀眾看上去彷如紀錄片,可見導演在選材以至拍攝、剪接方面皆極強調真實性。

磕頭跪拜,是雙手於頭頂合什,再於胸前合什,腰前合什,此期間同時一步步往前走,然後全身往前趴於地上,五體投地時雙手於頭頂在合什,然後起來重覆整個動作。二千多公里的路途,不論風吹雨打下雪曝曬,又或是在公路、山路、泥路,皆以同樣的動作前進。這種艱辛接近是苦行的地步,難以以筆墨去描寫。電影則能很有感染力地呈現,這種對自然與天地的敬畏。

朝聖路途遙遠,因此事前的準備也必須周全。一行十一人不分男女老少,皆花費不少功夫準備所需,同時於路上分擔不同的工作:搭帳篷、取柴取水等等。電影開首的一段拍攝這些西藏人民的生活,與朝聖之旅形式平行:朝聖的旅途,雖然艱苦但也其實是他們日常生活的延展。當他們的生活環境與自然如此貼近,宗教亦因此於生活中佔很重的部份。這並非一種以莊嚴的空間來盛載的宗教,而是一種浸淫於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

既然這是一種生活的宗教,生老病死的主題自是必然要觸及的。朝聖者一路上遇上新生命的誕生、年輕者病倒、車禍、受落石擊傷,甚至是長者抵達神山後因病去世,種種意外都不阻朝聖者的決心。他們或許會因故必須停下來,又或要以較緩慢的速度前進,然而他們從不放棄。朝聖,其實就是更虔誠地面對生活的各種變幻。

導演在映後與觀眾見面對談,亦不下一次提到日常生活在此次創作中的重要性。他先花三個月與這些演員生活,更深入了解他們後才開始拍攝。起先演員們都多是做回自己,不過隨著拍攝工作展開,以及經歷長時間的朝聖,演繹了各種朝聖者的故事後,到後來他們更大程度成為了戲中的角色。也許是因為長時間的拍攝(前後約一年),以及對朝聖故事的投入,使得這部非紀錄片看起來更像是紀錄片。「創作」與「紀實」的界線因此模糊起來,然而電影的「真實性」卻大大提高。在此導演張揚的處理應記一功。因為我們也許也看過太多「不真實的紀錄片」,也看過很多真人真事改編的劇情片。然而,《岡》片卻是集多個真人真事而成的一個故事。在取捨故事與敘事方法上,導演的處理使觀眾能完全投入於電影的真實之中。這種投入,帶來了觀眾對於「宗教」的一種深思。

可以說,西藏的宗教儘管充滿著神秘色彩,但透過《岡》我看到的,是其對自然、天地之不可測而形成的謙卑。當生活的各種必需品皆取諸天地時,他們那二千多公里的磕頭,對象更像是向天地萬物而非神明。許是如此,與其說他們的宗教融於生活,不如說是生活作為宗教。惟有虔誠地對待生活,方能悠然處於天地變幻當中。

是以,即使無神論者如我,看著朝聖者一步一步地走,以全身去膜拜天地時,不禁有一種敬畏與羞愧。活在城市的我們都過於自負,以為生活就是享受自然被征服的成果;當我們脫去城市的外衣時,人立於天地之間其實是如此渺小。

( 1443 字)

《沒有人的文明》觀後感

 

0x97c6ae02ad5be7f04adc3a962d02aa2c
圖片來源:http://www.austrianfilms.com/film/irgendwann

《沒有人的文明》的英文名字為 Homo Sapiens ,即「人類」。然而整部電影卻不見人影不聞人聲 --全片只見人的痕跡。《沒》作為紀錄片,但看去來更像是預言片 : 預言一個沒有人的世界會是怎樣。

繼續閱讀 《沒有人的文明》觀後感

《都靈老馬》觀後感

都靈老馬

貝拉塔爾的《都靈老馬》是其最後一部電影作品。這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邀請到他來講一節大師班的確是難得,而我亦有幸買到門票一睹大師風采。

《都靈老馬》的靈感來源自哲學家尼采的一個傳說:尼采於晚年進入瘋狂狀態前,於都靈街頭看見一匹老馬不願行走而被馬車夫鞭打,他便上前阻止並抱著老馬痛哭大叫:「我受難受苦的兄弟啊!」便昏倒在地上,其後即進入瘋狂。貝拉塔爾於早年在學聽到這段故事後,不禁的提出一個問題:那匹老馬後來怎樣了?如此問題一直懸著,直到貝拉塔爾找到了合適的時機,拍下《都靈老馬》回應這個問題。

繼續閱讀 《都靈老馬》觀後感

《奼紫嫣紅開遍》觀後隨想

看畢《奼紫嫣紅開遍》,白先勇的創作與自身的故事的確很好看。
 
作為擁有那麼特殊的身份的人,他的歷史意識,以及對國與身份的意識的確很強烈。不過這些種種全都與「人」有關。我想這是為什麼白先勇的文學有如此吸引力的原因。我小時候沒有讀太多他的作品,看畢這電影就後悔了。只看電影的引文,也看得出來他寫的時候是如斯著重「人」的情感變化。以尋常不過的對話,指示出豐富的意涵。
 
也許現在的我去讀才合適吧?

Michael Haneke – Amour

米高.漢尼卡的《愛》講述一對步入晚年的愛人如何面對死亡。全片圍繞著這對老夫妻在這段最後的日子中的生活。患病的妻子情況日益惡化,相伴多年的丈夫如何照顧她是整部電影的主體。

當然,從電影一開始的一刻,我們已經知道了結局。但這卻並沒有影響到觀眾的投入。電影以最簡單的鏡頭與場景,卻把人生中最重要的議題通通都深刻的道出。極大量的情節在於刻劃出丈夫照顧妻子的種種細節:從日常的飲食,到洗澡、睡覺、上廁所,到交談的細節,通通都透過兩位老演員演繹。

透過最平凡的鏡頭(全片幾乎都是定鏡拍攝,場景也設定在一個尋常中產之家),展現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但卻是在兩位終老的老伴在面對死亡的恐懼的那個非常時刻。因此每一個生活的細節,即使只以最單純的方法呈現,都具有了種種不尋常的沈重。這種生活的瑣事成為了種種撼動人心的情節。

在我看來,《愛》中的丈夫,可以說是一種超人或英雄。在陪伴自己半生的伴侶病入膏肓之際,傾盡心力去照顧。觀眾幾乎可以說感受到其壓力悲痛,是以電影中轉折的一刻,卻是來得如此平靜與理所當然,但又同時教人心痛得沒法說話。

《愛》讓我看到了,愛就是付出。但,一個人愛另一個人能夠付出到哪一個地步?《愛》中的丈夫到最後,是不願付出了?還是因為愛…而甚至願意那樣?

由一個鏡頭說起: 《選戰風雲》

由一個鏡頭談起:《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

《選戰風雲》( The Ides of March ) 的最後一個鏡頭, 是主角 Steve ( Ryan Gosling 飾) 的面部大特寫. 在約一分多的鏡頭中, 他坐著準備接受訪問, 背後有著一些演講的聲音, 大抵是他所工作的總統候選人的初選勝利宣言. 面上的神色帶著一點凝重和虛空;  同樣是近鏡, 不過並不是正面, 而是側面的, 是《選》一片的開首, 一名帶點熱誠以及天真愛玩的男子, 在一個講台前, 說出了總統候選人的講稿. 同樣的人, 經歷了故事的發展, 變成了片末的那位男子. 《選》一片可說透過了這兩個特寫說故事.

當然, 《選》一片並非只靠這兩個鏡頭來支撐. 主角Steve 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之一, 莫里斯  ( George Clooney 飾) 的得力競選助手. 他對於莫里斯的政治理念的信任, 以及自身對於政治的熱情, 竭力為他籌備競工作. 電影開始的時候, 莫里斯所提出的種種議題, 對於一些追求普世價值的觀眾來說, 是非常吸引, 甚至會希望他能夠在現實中出現. 簡單來說, 電影的前段看似是非常的完美的烏托邦.

這樣的完美自然不是電影希望提出的東西. 隨著故事的發展, 政治現實陰暗面慢慢浮現. 而當初充滿熱誠的 Steve 也因此慢慢變質. 這種變質是基於一些事件, 而這些事件又各自牽涉到不同人物所犯下的大小錯誤, 以及有些人認為屬於不同世代的價值觀的差異而引起. 當中最主要的, 是忠誠、理想與現實, 以及個人與大局的互相衝突.

故事詳細的佈局在此不述. Steve 在當中因犯下錯誤, 或更正確來說, 是中了對手陣營的計而使他的忠誠受到他的上司競選經理保羅( Philip Seymour Hoffman 飾) 的質疑. 同時又因為他的忠誠, 而得到了有關莫里斯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因前者而喪失 了工作, 甚至幾乎斷送了政治生涯; 又因後者而絶地反擊, 反而取代了上司成為了莫里斯的競選經理. 然而, 在過程中, 他也許是出於絶望, 出於感到被背叛, 或出於為求力保自己的政治生涯, 而不致淪為只可成為某些顧問, 不能為政治理想出力而終其一生, 才以他所憧憬的政治希望, 莫里斯, 的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來要脅他讓其復職, 取代了把他解僱的上司, 成為了政壇的新星.

從結果來看,  Steve 的地位以及前途是比電影起初提升了, 更一片光明了. 但是電影的結尾, 由他慢慢步進一個體育館中接受訪問起, 他的面孔卻帶著一種虛空. 導演於此刻意以一個長鏡頭的特寫, 把 Steve 的面孔表情以大特寫這種頗具壓迫性的方式呈現於觀眾面前, 用意明顯不過 : 他的虛空, 讓我們得以反思, 為了(政治)理想而不擇手段是否真的值得? 電影中的莫里斯一開始被塑造成為一種理想存在, 然而隨著一些秘密的揭開, 我們又會認為他虛偽. 只不過, 這種虛偽又讓他的理想得以透過進入制度而有機會實現. 同樣地,  Steve 透過不擇手段而得以延續自己的理想, 但同時又喪失了本來擁有的熱誠而變得空洞.

《選戰風雲》中, 我看到了主角最後的悲哀. 他的理想雖得以繼續, 但熱誠早以因為種種的政治心計、價值觀的衝擊以及, 形勢的壓迫而沖淡. 這也許是最可怕的情況 : 對自己的理想的熱誠沖淡. 電影並沒有為應如何面對這種情況給觀眾任何的答案. 它留下了這樣的一個問號, 讓觀眾帶著思緒離去.

值得一提是, Ryan Gosling (港譯 賴恩高斯寧) 在此片的演出不俗. 在一種好戲之人中, 仍然吸引觀眾的注目. 此子去年的《極速罪駕》亦很有吸引力. 期待他下次的演出是否能夠有新的突破.

20120215

(Image source: http://www.lordofthefilms.net/2011/12/top-10-performances-in-film-in-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