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 《Silicon Valley》

communityimage1428691468
image source: iDigitaltimes.com

最近在看一部叫《Silicon Valley》的美劇 ,由 HBO 製作;故事講述一群 IT 創業者在矽谷開發出一套絕世無損壓縮的運算法,並嘗試成為一個初創企業的故事。它既有喜劇的元素,同時亦有劇情的推進。這部電視劇至此已到第四季,評價甚佳。

留意到這部電視劇,是因為《衛報》的一篇文章,說《Silicon Valley》是《The Big Bang Theory》應該有的水準。以往曾經甚迷《The Big Bang Theory》,到今天雖仍有留意其動向,但已失卻追看之動力;《Silicon Valley》的主線故事,則感覺成熟得多:有關創業、有關「改變世界」等等。

繼續閱讀 美劇 《Silicon Valley》

雜談:獨角獸與斑馬

Screen Shot 2017-04-14 at 11.22.10 PM
image captured from zebrasunite.com

獨角獸與斑馬,看到如此的標題,讀者不免會以為我要談談動物或神話了。

不過,說是神話也許也是對的。獨角獸 (unicorn) 的確是當代神話--指的不是有角、會排出彩虹的那種,而是指市值 10 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 (start-ups) ,諸如是 Uber、小米、Airbnb 這類公司。獨角獸一詞由 2013 年起一名風險投資者 Aileen Lee 起用。2013 年按她的定義有 39 家獨角獸;到 2017,則有達 224 家了 (中國的企業約有 60 家); 並由 47 家已由獨角獸變身為上市公司或被收購,包括 Facebook 、阿里巴巴、Snap Inc. ( 前身為 Snapchat Inc.) 、 Whatsapp(被 Facebook 收購)、Uber China ( 被滴滴出行收購)。

繼續閱讀 雜談:獨角獸與斑馬

創新與好奇

創新,是近年的熱門詞。創新科技局、創新科技奬學金、創新館、創新科技月、「傳統往往是創新的包袱」、創新服務、創造加及創新資源中心⋯⋯

似乎創新,是為了「實用」。有了新的科技、新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的問題。然而,為什麼談了這麼多「創新」,卻絲毫不見有新的意念憑空而出,反而看到更多的抄襲?比如,「打造亞洲矽谷」、「推廣 Wi-Fi 熱點」、「推動雲端運算」⋯⋯ 這些極其量只能說是追回落後了的十年。

為什麼談了那麼多「創新」,卻沒有人真正的好奇?

為什麼在中國,小米如此像蘋果,微博如此像推特⋯⋯為什麼中國常被視為盜版大國、為什麼好像推動了創新與科研多年,卻鮮見有領先世界的概念,只見一些技術上的超前?

早前讀陳之藩的散文集《劍河倒影》,當中似乎給出了一些答案。 繼續閱讀 創新與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