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A 的廢存問題成為今屆行政長官選舉其中一個重點議題。當然,大家的焦點比較集中在小三的 TSA 上;不同的行政長官候選人亦曾就此表達立場。然而 TSA 背後的問題似乎並不是單單「取消」就可以解決;而廢掉了 TSA 又是不是有助學生學習呢?
TSA 的本意為學校評估其教學成效,透過這測驗得知學生的解難水平,從而讓每間學校微調教學的方法等等。教育局作為統籌香港教育制度的部門,無疑需要定期了解學生的水平及能力,以助調整教學的範疇與方法,確保不同學校的學生學習進度差距不會太大。
因而,嚴格來說,本質上 TSA 是教師的「成績表」而非學生的成績表。這對於理解 TSA 現有的問題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現職的教師,大多經過香港中學會考及高考的洗禮,而這兩個當時的公開試,皆是能夠透過操練去獲取佳績的。如果把這考慮進去,就不難理解為什麼 TSA 的操練問題會如此嚴重。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因而即使把 TSA 換作其他的評估方式,教師透過操練催谷學生成績的問題仍然會繼續。這是由於當這些評估方式將被視為教師本身的「成績表」時,現職教師在其自身經驗中所得出的解決方案,大多仍會回歸到操練這種短視但快速見效的方法。而這在教師本身行政工作日益增加的情況下,亦更使教師傾向以這種不太費心力即可取得成效的方法應付之。
面對系統性的問題,即使我們改變評核方法,亦無補於事。
不過,取消評核也是無補於事。
教育體制的問題依舊,而學生水平參差且每況愈下的問題亦不會改變。而沒有一個有效的評估教學進度的方式,將無助教師以至教育局評估現時的體制需要在哪些地方作出改善。誠然,現時 TSA 的評估方式亦不見得非常有效;但其作為評核工具依然具有相當價值。某些學校能善用之作為調整教學之工具(只要不作操練,其實 TSA 仍有其價值),而家長與教師仍可以此作為參考:不是作為評估學生水平的參考,而是作為評估教學水平的參考。這又不是代表學生全部取得「高分」等同好事:當考卷過難時勉強要求高分只是不合理的期望。面對 TSA ,不能再單以分數作為衡量基礎。這是當下家長與教育工作者必須學習的一件事。
沒有人會因為有人把直尺拿來打人,而不容許其他人以直尺量度長度。討論 TSA 的廢存,其實亦是同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