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新評】劉以鬯《島與半島》

【舊書新評】系列引言:

此系列將不定期(即按本人的閱讀進度)搜羅出版多時的舊書,讀後寫一篇新的評論。這是一個堂皇的藉口,讓我能追回一些應讀或想讀卻太懶沒有讀的書籍;並且思考在當下閱讀這些書的意義與感想。

--------------------------------------

島與半島
獲益出版的《島與半島》封面

 

《島與半島》是劉以鬯在七三年開始連載的作品,到七五年結束。九三年由獲益出版社出版。原來連載的六十五萬字,被刪減至只餘十多萬字。據劉以鬯的自序所說,《島與半島》不是「情節小說」,也不是「新聞主義小說」,也不是「紀實小說」。這無法歸類的小說是一次嘗試。而寫作的動機,是「給香港歷史加一個注釋」,「將實際存在的現象轉為藝術真實。」

《島與半島》寫的,是「平凡人的平凡事。」然而,它卻充滿張力。那並非情節小說中常見的「戲劇張力」。《島》內的情景幾乎毫無懸念,談的是七三至寂五年一般香港(中產)家庭的生活。那段時期正值香港經濟衰退,加上水荒、屋荒、股災、,物價上漲等問題,可以說是一段不平凡的時期。在這風雨飄搖的時期,主角沙凡一家會如何面對呢?在此平凡的事情反而更能折射出歷史的另一面——不是作為數據或研究的一面; 而是在那個時刻的平凡人的心理狀態-惶恐、不安、焦慮,對將來的迷茫;貪婪、投機、貪小便宜⋯⋯

這些心理狀態,都借助了平凡的生活對話呈現。描寫這些對話時,人物往往「糾纏」於同樣的內容中,反覆地說出內容相近的話。例如:

逛過工展,回家。沙太說:
「每一屆都差不多。」
「是的,」沙凡說。「每一屆都差不多。」
「聽說這是最後一屆了?」
「是的,這是最後一屆。」 ( p.73 )

又或是:

⋯⋯幾十個搭客聚集在船頭,擠在船窗邊,觀望窗外的景物。這種突然形成的情勢,引起沙凡的好奇。
「出了甚麼事?」他問。
「不知道,」沙太答。
這時候,更多的搭客擁向前艙,伸長脖子,觀看窗外的景物。
「他們在看甚麼?」沙凡問。
「不知道。」沙太答。 ( p. 61)

除了對話,劉以鬯也善於運用排比,深刻地展現出事件或議題。在第 116 頁,就用了「警方說:本港罪案並不如想像嚴重。」又,在第 103 頁,重覆地寫出「恒生指數從___ 點跌到____點,大家都說:『股價低到不可再低,想賺容易錢,就該在這個時候入貨。』」

另外,在談及颱風與制水兩種天災時,劉以鬯把普遍市民的矛盾心情,借助各種重覆的用字與類近的句子,表現出在這種不安時期人們的心理狀態。當中出現多次「打風不成三天雨」,也許是當時社會的一種寫照。

在同樣的話題上重覆對答,其所展現出是平凡人在那段艱難時期的無力感;彷彿除了透過言語去祈求某事能如此發生以外別無他法。面對恒指下瀉、罪案頻生、物價上漲⋯⋯彷彿所有人,包括政府與市民,也只能在言言上給予自己一點安慰。另一種做法,也許就是借貪婪來掩飾自己的不安:那種賭徒心態在廣大市民心中蔓延並非沒有原因。因為對未來的迷茫與不確定,才會出現更多的「賭徒」與「股民」。然而那時的經濟環境又使股票下瀉,引發更大的不安。

《島與半島》以虛構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不安感。同時也反映了這種不安在個人與家庭上造成什麼影響——那不一定見諸患難或困境,也可以在極為平常的生活情景中出現,比如:看電影、看花車巡遊、搭小輪、買生活必需品中。這些不安促成了各種的唇槍舌劍,又或是各種無意義的重覆。

四十年後的今天,香港也瀰漫著一種不安。有關股票、樓價、經濟前景的不安或與當時有類同之處。相比起來,現在沒有了天災與治安的問題,卻對整體的政治文化與制度多了一份不信任。在今天看《島與半島》,將給我們一點啟示。四十年過去,那些當時經歷了書中觸及的困境或不安的青年,今天都成為社會中上層的人士。了解他們在怎樣的環境下成長和建立事業,也許有助我們理解這群人在當下何以往往被批評為「保守」與「功利」,而這種只以經濟來衡量成功的價值觀,又如何被新一代年輕人所「繼承」。

小說末段以沙凡的兒子沙勇的故事,以及沙凡的故事作結,似乎就意味深長了。如此結尾像是預言了當香港的現狀:青年一代因性格與環境不合而難以展現所長;老一輩則因(可以是比喻上的)積疾與時代的推進和競爭的無情而被淘汰。兩者各自面對困境,而教讀者抱著對主角一家的擔憂讀畢全書。

在今天我們面對的難題儘管略為不同,但教我詫異的,是《島與半島》中的人物竟與當下香港社會人士有幾分相似。那到底是劉以鬯有先見之明,預言了今日香港,抑或是香港人沒有絲毫進步,落後於時代四十年?我很希望是前者,然而答案卻似乎更是後者。

(1668 字)

作者

Ray Leung

跨界別觀察及分析者。視覺文化研究碩士。任藝術行政及自由工作。以寫分析評論為興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