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的文明》觀後感

 

0x97c6ae02ad5be7f04adc3a962d02aa2c
圖片來源:http://www.austrianfilms.com/film/irgendwann

《沒有人的文明》的英文名字為 Homo Sapiens ,即「人類」。然而整部電影卻不見人影不聞人聲 --全片只見人的痕跡。《沒》作為紀錄片,但看去來更像是預言片 : 預言一個沒有人的世界會是怎樣。

Homo Sapiens 為拉丁文,意思是「wise person ( 有智慧的人/智人)」。此字由生物分類學家 Carl Linnaeus 於 1758 年提出。Homo Sapiens 約於一百八十萬年前從 Homo Erectus (直立人)中演化而成。經歷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其後出現古文明,及發展出各種城市,再進入封建時代、中世紀到近代,隨各種思潮革命(如文藝復興、工業革命等),人類才發展到今天。《沒有人的文明》由一個貌似宗教建築與及水的反射光影的畫面展開。這個驟眼看起來像是某些中世紀歐洲建築的圖案,細看一下,加上鏡頭的展現,卻原來是前蘇聯的廢棄體育館; 然後,電影畫面就轉到日本的福島,那剛受核災衝擊的城市。在那一片人去樓空的末世境象中,我們看到了人們慌忙撤離的痕跡。那是一片平和又略帶詭異的影像,彷彿生活的氣息前一秒還在。不過那卻絕不是一片死寂。生命的氣息似乎在無人之境更見䌓榮。人類的文明,完全比不上自然的生生不息。

全片沒有任何配樂與旁白,然而不代表這是一部默片。整部電影一點也不寧靜。去掉人類文明之聲,卻是更吵鬧的自然。大自然以最自然的方式重新主導世界。導演以時間恰到好處的定鏡,迫使觀眾思考每一個場景的意義:它們的歷史與它們所代表的涵意。由工廠到醫院到便利商店、由古典的教堂到現代科技尖端的核電廠,由森林到海邊到雪山之上。人類的足跡遍佈世界每個角落,彷彿人類已征服了大自然。然而人卻沒有長存;能夠留下的是自然。大自然總找到方法重新進入各種人造的空間裡:不管那是戰艦抑或遊樂場,大自然是如此的一視同仁。

《沒有人的文明》一片讓觀眾憑藉電影這媒介,重新思考人類文明正朝哪個方向走。這是一次對人類文明的冥想。

(734 字)

作者

Ray Leung

跨界別觀察及分析者。視覺文化研究碩士。任藝術行政及自由工作。以寫分析評論為興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