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與匿名(一)

最近在面書(Facebook) 上風行著各種的 “___ Secret" 的頁面。當然,能夠成為,面書上的頁面 (Pages) 並發布的,也不太可能是袐密。這些頁面事實上是一種匿名的留言板,集合了某一個群組的人以匿名的方式寫上不同的訊息。現時比較風行的是各大專院校以至部份中學的袐密頁面。

袐密,就是不能隨便公開或宣揚的事情。而不能公開的原因,與一個人的身份(identity)有關。比如說,作為某人的朋友,有些事情不能讓該朋友知道,否則會影響到與該朋友的關係,或影響到對方對自己的印象,因此該事情成為了袐密。袐密通常都不是那麼隱袐或完全沒人知道,而是指向特定對象以及身份的東西。袐密亦是一種對於身份的責任:基於某些事情與自己與他人關係的身份有了衝突,因而必須把事情保密。

所以,當身份不再成為考慮之一時,沒有事情能夠構成袐密。而面書上的這些「袐密」頁面由此而生。面書作為社交網絡,當然與我們的身份有關。面書上建構的是我們給予社交圈子的一個形象。早陣子去聽一個博士生的講座,談到她在研究在社交網絡與身份認同等的關係的資料搜集中,就找到了一些外國研究發現了不少學生在畢業後會「潔淨」一下自己的面書,因為他們意識到工作的伙伴與上司能夠從他們的面書中看到他們的「過去」。同理,觀乎這些「袐密」頁面中的各種言論,其實都是因為脫下了「身份」給予發表者的各種責任與限制,而把內在的想法能夠在「不需要負責任的情況下說出來」。

當然,這些頁面另一個功用,有點像大學裡的「民主牆」,只是一般來說學校中的這些民主牆都需要以記名形式運作,而面書的「袐密」頁面則打破了這一限制。

作者

Ray Leung

跨界別觀察及分析者。視覺文化研究碩士。任藝術行政及自由工作。以寫分析評論為興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